| 
 1、本项目生产规模: 
2-氯吡啶生产装置:2400吨/年 
2,3,6-三氯吡啶装置:3600吨/年 
2,3,5,6-四氯吡啶装置:2.1万吨/年 
五氯吡啶装置:2300吨/年 
副产品:3-甲基吡啶生产装置:10000吨/年(已取消生产) 
2、项目投资: 48573万元人民币 
3、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主装置区: 2400吨/年2-氯吡啶生产装置,3600吨/年2,3,6-三氯吡啶装置,2.1万吨/年2,3,5,6-四氯吡啶装置,2300吨/年五氯吡啶装置。改建精馏区;废水:建设项目装置产生的工艺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2-氯吡啶、2,6-二氯吡啶、2,3,6-三氯吡啶、四氯吡啶、五氯吡啶装置工艺废水,这几套装置的工艺废水主要是吸收尾气中的hcl形成的废酸及过量氯气吸收生成的次氯酸钠,排放量为7.2t/h。产生的废盐酸、次氯酸钠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 
| 
 1、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线、工频电场、视屏作业; 
化学因素:催化剂、氯气、偏3甲苯、氯化氢、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吡啶、2-氯吡啶、2,6-二氯吡啶、2,3,6-三氯吡啶、四氯吡啶、五氯吡啶。 
2、检测结果 
|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岗位  | 
 合格岗位  | 
 合格率(%)  |  
| 
 1  | 
 噪声  | 
 3  | 
 3  | 
 100  |  
| 
 2  | 
 氯气  | 
 15  | 
 15  | 
 100  |  
| 
 3  | 
 吡啶  | 
 16  | 
 16  | 
 100  |  
| 
 4  | 
 氯化氢  | 
 15  | 
 15  | 
 100  |  
| 
 5  | 
 氢氧化钠  | 
 1  | 
 1  | 
 100  |   
  | 
| 
 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93万吨氯代吡啶系列三药中间体产业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于2017年5月18日接受了专家评审,专家组提出了评审意见。 
1.建设项目概况清晰,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描述完整。准确,未包括施工过程描述,但说明了原因;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分析全面; 
3.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分析清晰;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正确; 
5.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6.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正确; 
7.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 
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满足相关要求并得到落实; 
9.职业健康监护有效落实,不存在问题; 
10.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够满足要求; 
11.正常生产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预期分析正确; 
12.对策措施和建议实用、合理、可行; 
13.评价结论正确。明确了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以及采取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对策建议后,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 
专家组同意通过《评价报告书》,《评价报告书》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并经专家组组长确认后,供建设单位存档备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