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公司从业人员达到248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只有1名。 
2       应急物资配置较少。 
3       重要岗位的电气、机械设备未见操作牌制度。 
4       熔炼区域未见紧急排放和储存设施,未见围堰。 
5       未见起重机直接受高温辐射部分(钢丝绳、吊具、吊钩等)有防护装置。 
6       产生粉尘污染的设备(落砂机、打磨机等)未见密闭防尘措施。 
7       熔化、浇注区域及落砂、清理区域通风状况较差。 
8       中频炉采用人工送料。 
9       合箱时采用压缩空气吹扫砂型表面。 
10     浇铸过程未见有一氧化碳处理措施。 
11     落砂、打磨等工序为人工操作。 
12     清理工部(落砂等)未与其他工部隔开。 
13     罐包口结壳严重,未见耳轴定期无损探伤检验材料。 
14     熔融金属罐和浇包工作区域,现场未见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工作区域人员较多。 
15     吊运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的区域,现场工作区域人员较多。 
16     吊运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的区域未见事故罐。 
17     熔炼和浇注区域上方电线未穿管、未见采取有隔热防护措施。 
18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使用使用铸铁滑轮。 
19     罐体和浇包未见吊钩限位,上缘未见挡板等装置。 
20     熔融金属浇包未见有自锁或锁定装置。 
21     高温熔融金属罐、渣罐未见有专门放置的专用支架。 
22     熔炼、浇铸区域现场操作人员未见佩戴有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23     熔融金属吊运区域为敞开区域,吊运过程无指挥人员,现场有较多人员。 
24     砂轮机防护罩脱落未及时检修维护,无挡屑板和托架,砂轮机正对通道。现场无通风设施。 
25     大部分手持电动工具未编号,未进行绝缘检测。部分手持电动工具使用二相线无接地保护。 
26     配电箱保护接地线颜色使用错误,空气开关无隔弧胶片,孔洞未封堵,箱体无跨接,无警示标识,未进行编号,空气开关无控制回路标志。 
27     消防管道、压缩空气管道无流向标识。 
28     打磨区通风除尘设施未达到标准要求,现场电线线路混乱。 
29     配电柜、配电室周围堆放杂物。配电室绝缘胶垫积尘过多。配电室外无标识牌。 
30     熔炼、浇铸区域均为人工操作,危险性较大。 
31     熔炼、浇注区域内行车运行区域与通道交叉。 
32     厂房进出口两侧未见防撞柱,防撞警示及限宽标识。 
33     建筑物立柱无防撞设施。 
34     部分应急疏散灯安装过高,部分应急疏散指示为纸质。 
35     7号车间(覆砂车间)未见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高处平台无踢脚板。 
36     未见打磨区域(厂房)报建材料。 
37     灭火器放置过高,未两个一组进箱存放。熔炼、浇注区域消防设施较少。 
38     部分行车吊钩无防脱卡,随意增设吊钩长度。 
39     插座安装在金属板上。 
40     8#车间维修区气瓶无防倾倒措施。 
41     压缩空气储罐罐体外表颜色不对,压力表无最高压力标识。 
42     有限空间(覆砂车间、打磨车间部分区域)未见操作规程,警示牌等。 
43     加料过程中操作人员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44     加料平台设置不合理。 
45     加料平台绝缘耐热胶垫面积较小。 
46     铁水包采用木材加热。 
47     厂区有限空间场所未设置标识牌。 
48     7#车间焙烧炉、燃气管道等区域未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